返回列表 回復 發帖

在這靜靜地夜裏突然想寫一篇文章。以什麼為素材呢?自認為自己是一個頗具感情的人,那麼就寫一篇有關家的文章吧。

  家,簡單而又平凡的一個字。可它的背後卻蘊藏著說不完的故事……

  家是什麼?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。也許你認為家只不過是一個三間大小的房子;或者你認為家是一個一百多平房米的樓房。但是,我們都明白這兩者都是比較膚淺的見解。正所謂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。那麼我們心中的家究竟是什麼呢?家是一個避難所,當我們遇到惡劣天氣時我們想到的是回家,因為那裏可以為我們遮風擋雨;家是一個傾訴站,當我們心情煩悶、情緒低落時我們想到的是回家,因為那裏有我們的父母、兄弟姐妹;當我們長時間在外時我們想到的是回家,因為那裏有我們太多的回憶……

  其實,很小的時候家這個概念就在我們大腦中構建起來了。依然記得小時候我和夥伴打完架後就匆忙的跑回家,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本能反應。因為我們很清楚回家就能受到呵護。可是,隨著我們的長大,隨著時間的洗禮,家似乎離我們越來越遠……有時候我們也只能默默地在心中想著家。

  當我上小學的時候,除了晚上,白天幾乎是不在家的。記得很清楚,那時的我很貪玩,媽媽有時會管著我不讓我出去,可那怎麼行呢,我會想各種方法出逃,甚至是翻院牆也要出去,那是只是認為在家呆著沒意思。可能是因為父母太喜歡我們的天真,想和我們多呆一會,可我們卻是那樣的叛逆。

  時間是不會停下腳步讓任何人去思考的。那段叛逆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。十三歲那年迎來了我的初中生活。之前我在想終於可以離開家了,我可以自由了。可沒想到的是,那一次的離開家成了我的唯一。初中生活的第一周,是我第一次離開家,也是我第一有意識的去想家。離開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,當時的感覺就是我想哭。那一周我認為是我人生中最長的一段日子。

  也許經歷了就不會再害怕了,我順利的上完了初中。中考完的那個暑假,我突然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。我的叔叔在天津,我想去找他。可媽媽不同意,擔心我一個人走失,可我有一個好姐姐,她同意,最終我還是去了。這是我第一次遠遠的離開家,四十多天。可這一次卻不怎麼想家,可能是因為兩邊都是親人。

  高中階段對家的概念是我最難忘的。那時一個月回家一次,每次回家媽媽、姐姐都給我做好吃的。最讓我感動的是還沒到星期天姐姐就發資訊問我想吃什麼。這是我一生的幸福。家就是這樣的溫暖。不需要作詮釋,一切都蘊藏在生活的細節裏。

  這不很快又到了大學,突然發現我離家越來越遠。可我不再害怕了,我學會了坦然面對。這時的我會去主動的想家,想為我操勞一生的父母,想在外工作的叔叔、嬸嬸、哥哥,想為這個家不斷付出的嫂子、姐姐,想上學的弟弟,還有天真的侄子。在大學裏,我的每個假期都要回家,我很清楚的知道我在他們身邊圍繞的時間真的沒有多長,何況以後參加工作後依然要留在外面,此時的我只想多回家陪父母聊聊天、說說話,一個微笑,一個眼神,也許他們就會滿意。

  其實,我的人生並不奢求什麼,永遠有這麼一個幸福的家足夠了……
返回列表